隔屏对话、如在现场,云转播助力提升冬奥视频服务******
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期间17个场馆的新闻发布会中,北京冬奥会新闻发布会视频服务系统(Info-AV)这项创新技术被广泛应用。据了解,自1月30日服务本届冬奥会首场正式新闻发布会至冬奥会闭幕,Info-AV系统将249场新闻发布会素材便捷传递至全球媒体记者和工作人员,素材总时长达8049分钟。
Info-AV系统为北京国际云转播科技有限公司基于自研的云转播平台实现。该系统的应用,使本届冬奥会的视频服务水平得到提升。
什么是云转播?北京国际云转播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张鹏洲介绍,云转播通过云化采、编、播技术,实现传统转播设备云端化、人员服务远程化。与传统采集中制作人员都在现场的模式不同,现在仅需要拍摄人员在现场,制作、导播人员远程接入网络就可以完成信号制作。原有需要在转播车内完成的多项工作,也可分解为多个团队分别在不同地点通过云转播协同完成。
传统转播模式以现场制作为主,需要配备大型导播制作团队,还需要采用昂贵的转播车,设备成本高、人员投入大。相较于传播转播模式,云转播的优势则体现在“两降一升一创”——“两降”指降低转播成本、降低制作节目专业门槛,“一升”指团队效率提升,“一创”指转播模式的创新,为观众提供新体验。
作为一项新兴视频直播技术,云转播的实际应用效用如何?在2月16日举行的2022北京新闻中心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冬奥组委技术部部长喻红介绍,Info-AV能将现场拍摄的多角度视频和多音轨音频(包括现场声及同声传译)编码后推送至云端,利用云计算的存储、计算、网络传输等资源,将音视频流进行合成、导播、制作及存储,并输出具有多音轨(HLS格式)的音视频直播流,同时支持收录和点播。该服务依托现代网络、通信及云计算技术,实现大流量、高并发的直播应用,当前可并发支持5场发布会直播。
此外,本届冬奥会期间,远程虚拟同框采访系统支撑了多场连线活动。运用该系统,多方连线人能够置身于虚拟直播间,在低时延的交互下远程连线互动,可使用手机完成各方信号的采集及回传。
记者了解到,本届冬奥会前的“相约北京”系列测试赛中,已多次使用云转播及相关衍生服务。在五棵松体育馆、首都体育馆、国家体育馆、国家速滑馆和国家跳台滑雪中心,云转播和基于云转播技术的远程无人混合采访、远程新闻发布系统投入应用,并成功完成冰球、短道速滑、速度滑冰、花样滑冰、跳台滑雪等多场赛事和相关活动的转播服务。
“远程无人混合采访包含现场混采区(运动员端)、云转播平台和远端记者3个部分。”北京国际云转播科技有限公司产品和解决方案部产品总监郭真提到,利用5G网络的高速率、低延时等特点,通过摄像机和显示屏等视频采集设备和展示屏幕,保证运动员和记者之间的采访实时传输。总体来看,使用5G+云转播技术,不仅减少了现场技术人员聚集,还进一步提升了赛事转播安全。
“基于核心底层大视频的能力和一系列云转播的产品和技术能力,未来云转播可以在若干领垂直领域发挥作用。”北京国际云转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崔涛表示,例如,在教育行业,云转播和5G技术能力的结合,将能够为群众文化体育活动、青少年的体育教育培训提供更好的服务和创新体验。(孔繁鑫)
广西罗城仫佬山乡:淡雅墨香里的“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广西罗城仫佬山乡:淡雅墨香里的“年味儿”
中新网罗城1月15日电 (黄艳梅 廖光福)“一年好运随春到,四季财源顺意来”“平安如意千日好,人顺家和万事兴”……15日,在广西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民族文化广场,书法家挥毫泼墨,将满满的祝福倾注在笔端,一副副原创春联跃然纸上。
图为书法家在写春联。 廖光福 摄春节临近,年味浓浓,岁添新彩。写春联、贴春联是春节的一大传统,人们喜欢用春联寄托对新年的希望与企盼。当日,罗城县举行慈善公益免费赠春联活动。
图为书法家在写春联。 廖光福 摄应邀参加活动的书法家及书法爱好者们根据民众需要,或用楷书、行书、隶书等字体为民众认真书写春联,笔走龙蛇、酣畅飘逸、各显神韵,一副副散发着清新墨香、寓意美好的春联不断展现在大家面前,引来大家现场拍手叫好,多副春联不时被民众“相中”。
书法家挥毫泼墨送祝福。 廖光福 摄罗城县是中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近年来,该县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积极培育农村文化队伍,主动为民众提供文化服务,满足民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书法家挥毫泼墨送祝福。 廖光福 摄图为活动现场。 廖光福 摄据罗城县官方介绍,今年春节,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浓厚喜庆的节日氛围,该县将举办2023春节“欢乐仫佬乡”“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群众文化系列活动,内容包括“欢乐仫佬乡”春节联欢晚会、迎春书法美术作品展、广场群众文化演出、“仫佬非遗赶大集”、仫佬族走坡节民俗活动等。(完)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