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聚力“三新”产业 激活发展新动能******
中新网银川1月12日电 (记者 李佩珊)产业是发展的基石。2022年以来,宁夏银川市聚焦“六新六特六优”产业,立足本地产业发展优势,突出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新食品“三新”产业,配套发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加快构建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的现代产业体系。2022年,银川市“三新”产业预计完成产值650亿元,同比增长43%左右,增长态势强劲。
隆冬时节,记者走进位于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天通公司晶体加工车间,生产设备忙碌运转,工人们正在对蓝宝石晶体进行掏棒、切断、磨削、开方……依托“世界最大的单晶硅棒生产基地”这一优势,该公司做全光伏发电产业链条,形成光伏产业聚集效应,把银川打造成世界最大的单晶硅切片及光伏组件基地。
银川机器人产品生产线。 银川市工信局供图“在新材料产业,银川市聚焦光伏硅、蓝宝石、第三代半导体、储能电池材料等领域,正在形成从单晶硅到光伏电池、从蓝宝石到智能终端应用、从半导体材料到关键部件、从正极材料到电池材料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银川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光伏材料领域,银川市已拥有单晶硅棒110GW、硅片45GW、电池15GW的产能,形成了拉晶、切片、电池产业链、坩埚、串焊机配套能力,建成了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光伏材料制造基地。在半导体材料领域,银川市拥有8寸至12寸大尺寸晶圆、半导体级石英坩埚、硅部件等特色产品,成为国内外芯片供应链上重要的配套产业。在工业蓝宝石领域,银川市形成5500吨蓝宝石晶体、2160万片蓝宝石晶片生产能力,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工业蓝宝石生产基地。同时,在电池材料领域,银川市的汉尧石墨烯率先成为全球唯一实现富锂锰基材料产业化的企业。
“为发展新能源产业,银川市聚焦风电、光伏发电等领域,重点引进京能、银星能源、威马电机等国内龙头企业,正在形成从光伏产品到光伏发电、从风机塔筒制造到风电设备集成组装、从电池正负极材料到储能动力电池全产业链的发展格局。”银川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说。
同时,在新食品产业,银川市聚焦葡萄酒、高端奶产业和枸杞精深加工等领域,中粮长城葡萄酒、蒙牛、百瑞源等重点企业实现高端化、产业化、融合化发展,精深加工食品比重逐渐上升,形成新食品产业新业态。
2022年,银川市共实施66个“三新”产业项目,开工率达97%,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34%,占银川市市级工业完成投资的75%。同时,银川市还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培育建设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加快推动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融合的工业创新体系。
银川机器人产品生产线。 银川市工信局供图如今,项目成片、产业成链、企业成串、服务成线。冬季里的银川,勇立产业建设潮头,大干快干热度不减,正不断强化“三新”产业培育,推动区域转型升级,打造支柱产业新优势。集聚新兴产业新动能,银川市发展势头强劲。(完)
留住光阴守住幸福 摄影家为村民免费拍“全家福”****** (新春走基层)留住光阴守住幸福 摄影家为村民免费拍“全家福” 中新网宁德1月27日电 (褚子强)“来,人往里面侧一点……”春节期间,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洋中镇东山古街内热闹异常,来自蕉城区摄影家协会的摄影家们正耐心指导村民调整姿态,拍出好看的“全家福”。 摄影家帮助村民拍照。 褚子强 摄全家福,作为一家人情感的纽带,以及团圆时刻的记忆,记载着一个家庭的幸福与成长。据村民介绍,村中部分老者十几年从来都没有拍摄过像样的“全家福”,一听说有专业摄影师来为他们拍照,便拖家带口来到古街,等着摄影师为他们拍“全家福”。 “其实之前也想拍‘全家福’来着,但是因为不方便就没去了,没想到这次能在家门口体验到专业摄像师给我们带来的服务,心里很开心。”东山村村民陈大伯说。 摄影家帮助村民拍照。 褚子强 摄全家同框,定格的是一个个小家庭团圆幸福的瞬间,一张张幸福的笑脸,也折射出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今年是我们第七年进行这个活动了,今天一共拍摄了140多张照片,虽然需要提前准备东西,但是在为村民们拍照时还是很开心,收获满满。”蕉城区摄影家协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村民们的精神状态也随之转变;希望通过免费拍摄全家福的活动,为村民们留住光阴、守住幸福,让大家感受到来自镜头一端的温暖。 摄影家们拍摄的好看的“全家福”。 褚子强 摄记者了解到,今年蕉城区摄影家协会还前往了三都镇,为村民进行“全家福”拍摄。 全家福拍摄公益活动是蕉城区摄影家协会近年来举办的一项重要文化惠民活动,目前已连续举办七年。该协会利用春节期间村民回家团圆的时机,组织摄影志愿者深入乡村为百姓送去节日里的特别“礼物”,把民众的新春祝福定格在“全家福”图片中,留住精彩的瞬间,让民众度过一个愉快的新春。(完)
|